電鍍鎳、鎳+鉻、銅+鎳和銅+鎳+鉻鍍層,不僅(jin) 可以賦予製品漂亮的外觀,還可以極大地提高製品防腐蝕能力,因而廣泛應用於(yu) 國民經濟的各領域,如汽車零部件、五金製品、航空航天、電子電氣等。為(wei) 了促進相關(guan) 技術的應用,保證產(chan) 品質量,必須加緊製定符合當前市場水平的國家標準。
標準主要起草人,J9官网新科總工程師田誌斌在談到本標準的製定初衷時提到:“標準起草委員會(hui) 一致認為(wei) ,國內(nei) 相關(guan) 標準發布時間較長,已經不適合現有的技術狀況和發展方向,嚴(yan) 重阻礙了技術的發展與(yu) 應用,急需製定與(yu) 之相適應的國家標準,為(wei) 生產(chan) 和質量驗收提供技術指導。同時,修訂國家標準,使國家標準與(yu) ISO標準接軌,可以增強我國相關(guan) 產(chan) 品的國際競爭(zheng) 力。”
在國際上,歐美發達國家十分重視裝飾性和防護性鎳、鎳+鉻、銅+鎳和銅+鎳+鉻電鍍技術的應用,早在50多年前就開始製定了相應的技術標準。ISO於(yu) 1974年製定相關(guan) 標準,並根據技術發展,前後進行了多次修改,2009年ISO合並修訂ISO1456和ISO1458,並發布了新標準,取消並代替第三版ISO 1456:2003、第二版ISO 1458:2002。我國於(yu) 1988年首次發布相應國家標準,並根據國際標準的變化,做了相應修改。目前,現行標準為(wei) GB/T9797-2005、GB/T 9798-2005。該標準與(yu) 現行國際標準在技術上存在較大差異。